首頁
關於樸泰
專業服務
樸泰團隊
智財專欄
聯絡我們
透過官方公告資訊洞燭競爭先機
January 20, 2020
在商業的戰爭中,同業甚至是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,往往都是十分重要的關鍵,關乎營運、研發的決策,以及採行之應對方式等等;雖然,無論是專利或是商標,相關權利人在提出申請前,可能保密到家,無法讓對手窺知一二,必然是在提出申請後,甚至是取得權利後,才公告周知。
那麼,您可能會想,既然是這樣,為何會有洞燭先機之可能?當然,在本文所要提及的,並非透過非法的管道去取得他人的營業秘密,而是透過官方公告的資料,應用做為判斷的依據;舉台灣商標為例,商標自申請,乃至於獲准,需耗時約8~10個月左右,但,只要提出商標之申請,幾日內即可於官方公示的資料系統中,獲悉申請之內容,因此十分容易地,即可由申請之內容及對應的類別,去推敲出申請人日後可能將商標應用於何種產品或服務。
部分關注特定類別的新聞工作者或是產業觀察部落客,甚至是死忠之消費支持者,也常以此種方式預測申請人公司之未來動向:
由前述新聞可知,此部分資料確實有其參考價值,雖未能完全獲悉同業或競爭對手實際上之使用方式,但自該等資料,即不難判斷其可能之應用方式甚至全球之智財佈局情形,由獲悉該等資訊,做為未來進行應對之準備;事實上,此種概念業與發明專利之公開制度有點異曲同工之妙,因發明公開制度係自提出專利申請案,自申請日起18個月後,即解除保密狀態,而使大眾經由公開得知其技術內容,藉以避免企業活動重複投入研發及投資的浪費,並可使第三人得因發明技術內容之公開而及早獲得相關技術資訊,從事進一步研究發展,以提升產業之競爭能力,商標雖不同於發明專利「避免企業活動重複投入研發及投資之浪費」,但,藉由該等公開資訊,使同業間可洞悉對手動向,以做為提高產業間競爭力,業不失為一種對公開資訊之善加利用方式。
CIPO
首頁
關於樸泰
專業服務
樸泰團隊
智財專欄
聯絡我們